看到你绝望的纪录片:BBC拍摄了48年的,证明残酷的阶级壁...
http://n.miaopai.com/media/mFgBhwDUAjwRn0s2IqaRIVzY2UOLnOvgBBC纪录片《人生七年》,从1964年开始跟拍14个来自不同阶层的孩子,从他们的7岁拍到56岁。半个世纪的追踪,残酷揭示了阶层壁垒有多难打破:从小看《金融时报》的富裕家庭孩子,成长后依然会走上精英之路,垄断社会上的优质资源;贫穷家庭出身的孩子依然重蹈父辈命运,为活下去竭尽全力,只有考上并且读完牛津的那个孩子打破了阶层壁垒。
(视频)
原贴地址:http://www.up93.com/thread-946.htm 这不算,,,其实如果你把中国各阶层拍一下,,,远比这个残酷。
阶级固化在国内要远比国外严重的多。 竟然有人张口就是中国固化更严重,笑尿了,这种人身边没有例子吗?感觉这种人和那些天天喊着素质教育的穷逼家长一样,一样傻
花样 发表于 2019-4-8 14:53
那就不举亿万富翁的大例子了呗,
举个小例子,
我姑妈,嫁到隔壁村了,
你不在体制内,你身边体制内也少,所以你感觉不到。经历多了,你就会感觉到的。。。
说白了就是我们要比别人努力十倍以上,才能站到同一起跑线。这是什么?这就是阶级固化,等你到一定地位,你同样会支持阶级固化。
另外高考是公平的,但是高考录取和教育并非公平。
角度不同,经历不同,认知也会不同。
花样 发表于 2019-4-8 12:12
马云不就是白手起家吗,
想要什么例子都有,
阶级,家庭,全部都非常重要,
那个年代是不一样的,处在整个社会的变革期,新增了阶级,也就让很多人改变了命运,再过几十年,社会就会成熟期,阶级会开始固化,只会有少数人能上升,就像湘港,年轻人没了上升的希望,买房成本又高,你说他们会怎么做。 这就是很多人不肯承认的现实 那你看看有个人大的毕业生,最后被控票昌的,死了,跟雷锋500年前一家。也许说明读完“牛津”结果也一样。 读书可以。。。。。 选心态不同的比较好... 但是选不出啊.. 读书的确可以改变命运.
要看有没有抓住机会.
这个机会没抓住,没关系,重新调整,等待另一个机会的出现.
再抓住他!